English

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1998-10-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我有话说

做好农民增收大文章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郑斯林

我国农村当前正在经历由温饱到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召开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就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决议,这对于指导这一进程,引导全国农民走向富裕,走向小康具有深远意义。在此之前,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在这次全会上,江总书记又做了专门讲话,全会决议和江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对于中国农村走向小康、走向现代化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指导我们的工作。

农村奔小康的指标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但受市场约束和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影响,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余地已不大。

当前农村奔小康主要靠提高四个率来实现,第一是农村的劳动生产率,第二是土地的投入产出率,第三是农副产品的商品率,第四是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这四个率,从根本上说要靠党的政策,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第一个层次是调整种植业,在土地上做文章,通过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新的品种来增收;第二个层次是调整农林牧副渔的结构;第三个层次是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目前乡镇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形势。在企业之间由产品竞争转变为技术与质量竞争的情况下,除少数具有一定优势的乡镇企业外,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拥有的面向市场、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低等优势已不突出。

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乡镇企业我认为要遵循三个原则,一要遵循市场导向原则,二要遵循发挥资源优势原则,三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起步早的东部乡镇企业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活力,通过提高技术含量使产品上一个档次;对于刚刚起步或起步不久的地区则要根据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原则,搞农副产品、矿产品、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再有就是少铺新摊子,着眼于原有企业改造,提高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来占领市场。

总之,我们一定要把乡镇企业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大更好,使它能够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规划更好更快地发展,推动农村奔向小康,奔向现代化。

农村改革与发展再展伟业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指导跨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基本经验,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勾画了到二○一○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明确了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的思路和措施,在一系列重大农村政策问题上有新的阐述,是我们做好跨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南。

农业部是国务院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部门,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农业部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四项任务,从八个方面抓好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发达地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二是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粮棉购销政策的落实。三是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五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六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七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八是以学习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切实做好当前工作,抓紧研究明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为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实现跨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陆学艺

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稳定了,搞好了,我们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我们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不能脱离宏观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经济的潮流,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因为农村改革已到了一个坎上,不是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能解决问题的,要学会通过调整社会结构来解决问题,注意合理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大市场问题。

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不仅就农业谈农业,不仅就工业谈工业,不仅就农村谈农村,发展小城镇也是一个大战略。全会在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可以预期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我国农村一个新的增长。这次会议将成为又一次新的起点,会有里程碑的作用。

从中国的国情、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放手依靠农民改变落后面貌,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会强调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尤其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重点,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必须长期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重申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30年后也没有必要再变。这样做使农民吃了定心丸,对农村的土地关系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实行村民自治与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一起看作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三个伟大创造,并且把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律建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工作,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

对于土地管理工作来说,要贯彻落实好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个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实施好新的土地管理法,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解决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问题。

首先是要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立足于现有耕地的保护;从农业和农民层面上看,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保护农地就是保护农业,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以切实保护耕地为立法的重要宗旨,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以法律形式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二是要保护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过去有一种认识,认为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只是附属于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一种临时性制度,造成政府和农民、干部和群众的很多矛盾,引发很多不安定因素。作为政府,对土地的两种公有制都应当保护。国家也只有为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新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征用规定了一系列条件和程序,这都是保障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定权利,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是要保障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这是农村稳定的关键,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过去有一种疑问:究竟是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还是承包期三十年不变?此次《决定》说清楚了:一是“长期坚持”;一是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新土地管理法也第一次将“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这一政策上升为法律,为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奠定了基础。

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保障开发者的合法权益。无论是还林、还草、还湖,还是土地整理,都是人地关系。土地权属的调整,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

这次全会对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济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国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开放20年来,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不到20%增加到42%以上,成绩是巨大的;更要看到我们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联系我国科技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在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十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农业、农村经济与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不断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为农业科技进步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1997年,我国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全国农业GDP的0.2%,而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42%,这说明科学技术确是第一生产力。其次,正确处理农业科技与其它行业科技的关系,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这个重点。三是要正确处理农业科技中一般科技问题与重大问题的关系,进一步突出主要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的有效供给;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这几个重点问题。四是正确处理农业科技中的长短结合与以短养长问题。五是要正确处理农业科研、开发、推广的关系,进一步突出“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战场”和把潜在的第一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六是要正确处理基础、高技术研究中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进一步突出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在农业、农村应用上的突破性进展和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储备后劲。七是要正确处理农业科技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八是要正确处理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扩大开放的关系,进一步突出国内的强强联合和国家调控下的引进,并强调引进后一定要消化、吸收与创新。九是要正确处理科教兴农、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知识创新的关系。十是要正确处理农业、农村科技中出成果、出人才和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关系。

要做好宏观调控

国家计委农村经济发展司司长朱杰

跨世纪的农村发展奋斗目标已经确定,关键是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水平成为计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认真搞好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正处在深刻的变化之中,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以前不为人们关注的隐性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要积极做好全局性、趋势性的战略研究,正确把握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搞好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调控。要在坚持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加快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东中西部经济协作,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

——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上,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的积极性,坚持开发性扶贫方针,使之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利用国外优惠贷款等方面,继续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继续加强水利建设,集中力量从根本上治理江河水患,扭转被动局面;二是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三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农业的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优先保证农业、水利、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逐年提高国家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努力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筹措农业建设资金,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增加农业投入。

稳定政策深化改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副所长、研究员韩俊

十五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所作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完全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是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近年来,一些地区在推行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较大偏差。有的地区不讲条件,不尊重农民意愿,采用行政手段直接收回农民的承包地,强行推广“两田制”,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许多研究证明,在一些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劳力紧张、管理不善等原因,土地规模扩大后,产量往往上不去。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绝不能以牺牲土地生产率为代价。此次全会强调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群众自愿,必须具备条件,要在农业集约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进行,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是趋势,同时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绝不能急于求成。

二是农业产业化及其与合作经济的关系问题。农业产业化严格来说不是概念,而是一种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它是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我国农村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定提法。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在稳定家庭承包制,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性,引导农民顺利进入市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最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是符合实际的。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结合起来,用合作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将成为我国农业实现腾飞的最现实的选择。江泽民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再也不能搞那种剥夺农民利益、归大堆的所谓集体经济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所有权”。这些论断已清楚地为发展合作经济指明了方向:要在尊重农民财产权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走向新的合作。所以,农民再也不必“谈合色变”了。

迎接乡企第三次腾飞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林定根

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三分之一、工业增加值的百分之四十五和农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八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三次大的机遇,第一次是一九八四年,第二次是一九九二年,第三次就是今年。如果说前两次是乡镇企业量的扩张,那么今年开始的乡镇企业的第三次腾飞就应是质的提高。乡镇企业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江苏等地乡镇企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要突出抓好五件工作:

一、努力加大乡镇企业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既要努力加大信贷投入,也要广泛吸引社会上闲散资金,调动各方面的投入积极性,加大直接融资步伐,扩大企业资本金,并善于用现代企业制度把方方面面的权益固定下来。

二、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方式,进一步加大产品促销力度,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销售网络和售后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

三、要积极调整结构,大力培育乡镇企业的主要增长点。调整结构要突出重点,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进一步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企业、企业集团、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东西合作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第三产业的企业等。

四、要稳步推进乡镇企业改革,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为促进发展服务。乡镇企业改革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五、要进一步强化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今年,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洪涝灾害的重大困难和亚洲金融危机等不利条件,乡镇企业要克服市困难,努力确保全年增长百分之十八,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点六个百分点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顾海兵

从产业角度讲,我国农产品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较高,1997年,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46%,农民占55%;从投入上看,劳动力中50%的人从事农业,占全世界劳动力比重的近30%。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农业不仅在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而且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也正是基于此,农业的监测预警和减灾工作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农业监测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我认为,监测要抓住关键的指标,必须以是否重要、敏感或有波动为标准来确定监测对象;一般来说,选择监测指标要从6个方面来划分:粮食生产与库存、棉花油料等的产量与价格、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灾害及国际农产品价格等。

由于农业是露天产业,因此对灾害也更加敏感。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减灾系统是有效防范灾害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这方面工作还不到位。首先是预测预防自然灾害系统,体现在减灾的法律体系、行政组织体系及效益评价体系的完善上;二是紧急救灾系统,紧急救灾不能光靠募捐,而要靠建立生命和财产的抢救系统及农业保险系统;三是对灾后重建系统需要加强,应以自救为主。

没有准确的信息,就会对农业生产潜力、未来趋势等一系列问题的估计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信息网络,是做好农业工作的基础之一。

生态农业好

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党支部书记张占林

我感觉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又“重”又“硬”。说它“重”是重点突出,总结了二十年摸着石头过河摸出的先进经验;“硬”是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一般的会议号召上,而是有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硬性规定。这次会议的精神有“四性”,那就是对农村工作的指导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还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非常得人心。

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留民营从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选定为“全球环境500佳”。留民营的名字在咱们国家还不是很响,可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要提起北京有哪个县他们不一定知道,可一提北京留民营他们却大多都知道,因为留民营是联合国的“生态第一村”。

生态农业是第四代农业。第一代农业是原始农业。第二、三代农业是机械化农业,有什么虫子打什么药,湿了排涝,旱了浇水,高投入高产出,水钱电钱交得多,国外也叫它能源农业。第四代农业就是生态农业,能解除污染,是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少投入多产出。

留民营的生态农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多,该做的都做了,稳定了老百姓、留住了农民,关键是通过加工增加了收入。留民营的积累越来越多,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